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7个月高于50%,仍处在平稳区间。但指数较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增势趋弱。有分析指出,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较平稳,但经济增长动力还需增强。
汇丰银行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5。这是今年前4个月以来,汇丰中国PMI值首次降至荣枯线下方,并创造了近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外需仍持续疲弱。
根据商务部调研,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外贸形势困难依然比较大,大多数出口企业均面临困难。其中,出口比较困难的是纺织服装业、船舶和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得非常厉害。而小幅增长的行业主要是鞋、钢材、笔记本、机械,比较乐观的是手机、照明设备、汽车等。
实际上,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必定对出口行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需要充分估计到外贸形势的困难。第一,要充分估计全球经济复苏的缓慢性。第二是要充分估计国内企业面临困难的复杂性。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长期性。
而目前,我国经济复苏源动力不足,加之受到来自内部以及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影响,致使经济的持续缓慢增长,成为PMI值下降的重要原因。
4月份,PMI指数小幅回落,表明我国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需求层面来看,新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出现了下降。从库存方面来看,产销品库存指数和采购量指数也在下降,这些情况表明,订单水平下降开始使补库存转化为去库存。据预测,未来我国经济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
不过,4月份,我国制造企业去库存的出现,以及价格指数下降,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些积极信号。一方面,尽管PMI出现了回落,且回落幅度超过了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枯荣线上方,表明制造业活动只是动量有所减弱,但没有停止扩张。因此,对经济复苏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PMI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主要是出口再度陷入了疲软,影响了制造业的活跃度。在出口严重疲软的情况下,4月份PMI没有回落到枯荣线以下,说明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正在提升,为我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比较有力的支撑。
事实上,从今年以来PMI表现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即正在由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的速度型向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支撑的效益型转变。一季度,我国经济总体增长偏弱,同比增长7.7%,而2012年第四季度的同比增幅为7.9%。
同时,我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利润在前几个月快速增长之后,3月份增长大幅放缓。3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远低于今年前两个月17.2%的增幅和2012年四季度19.7%的增幅。
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表现在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复苏的迹象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微观层面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好,使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尽快振作起来、走出疲软,是最紧迫也最关键的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出现温和复苏的迹象,但我国实体企业的复苏步伐不快,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难以发挥。
因此,在宏观政策的导向上,不应再继续停留于依靠投资拉动、投资刺激国内需求的模式,而应当逐步转向创造市场环境,改变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以提高经济回稳的可持续性。
(来自http://www.dgqhjc.com 更新于2013-05-18)